1、值得歌颂和赞美的美好东西,只不过出自于自私的基因复制和自身的本性而已。比如:爱情是为了延续种族的需要,男人的宽阔肩膀和权势可以给女人以安全感,而男人审美中女人的形体更是易于生育的需要。所以,女人刻意肥胖是对于性的拒绝暗示。友情是人类这种群居动物生存的需要,而母爱则是动物延续后代的普遍本能。
2、宗教的三种功能:(1)对人生必然结局的慰藉和人生过程的支撑。(2)满足人类对于不可理解宇宙的好奇心。(3)道德意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
3、生命的意义,是黑暗中的探照灯光所照亮的虚无中的存在,而生前死后都是被一片巨大的虚无所笼罩着。生命的时间相对于生命前后的漫长可以忽略不计,每个生命能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一个奇迹,一是构成生命的原子逆热力学第二定律而结构,二是每一个生命来到世界的概率几乎就是零概率事件,是几乎不可能的竞争结果,所以每一个人都是奇迹、都是珍贵的、都是强大的。
既然生命的结局都是一样的悲惨,所以生命的意义只在于过程,享受过程的美好,而没有目的企盼,因为全体目的一致,都是生命体的解构与原子的回归。敬畏生命的伦理学是德国医生史怀泽提出的。
4、生活的是非观,既然生活是一种体验和过程,所以本身无所谓对错。庄子说:“此亦一是非,彼亦一是非”,丹麦哲学家祁克果也说:“真理都是主观的”。因此,是非随着时空、即历史时间和大环境的变迁而飘忽。但王明仁“龙泉证道”有:“知善知恶是良知”,所以人类有普遍的、共识的价值观。
5、叔本华说:“世界是我的表象”,我们所见的所有东西都是感官和意识的结果,真实的世界不一定如此。比如:除了灵长类,哺乳动物的眼睛看到的世界颜色都与人类不同;青蛙只能看到动态的事物,静态的东西它视而不见。人是细胞的堆积物,如果视力能观察到分子水平,哪里有美女帅哥?人的脸庞包括全身都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。只是由于人的视觉是电磁波的可见光,范围是380纳米到780纳米之间,其余的视力都看不见,更何况另外25%的暗物质与70%的暗能量。所以,世界的表象与物种的生存方式有关。
评论